既然鲍勃-韦恩斯坦跟休息室内的明星、导演、制作人和各大公司的高层们打招呼,肯定不会拉下一位超级巨星,很快就来到了马修面前。
“早就听哈维提起过你。”
站在马修面前,鲍勃-韦恩斯坦跟哈维-韦恩斯坦的处事风格完全不同,脸上始终带着笑容,“没想到今天才见第一面。”
他伸出右手,“见到你很荣幸,马修。”
太平洋对岸有句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马修跟他握了握手,也笑着说道,“很高兴认识你,鲍勃。”
他没有装作不认识鲍勃-韦恩斯坦,韦恩斯坦影业大名鼎鼎,好莱坞二线公司里面的佼佼者,从制作到发行的能力一应俱全,如果说他这样的人不知道韦恩斯坦影业的二当家,那也太假了。
鲍勃-韦恩斯坦脸上一直挂着笑,“我非常喜欢你的电影。”
马修接话道,“这是我的荣幸。”
“可惜……”鲍勃-韦恩斯坦还是笑着在说,“我们一直无缘合作。”
想到正在策划的,马修故意回了一句含糊的话,“未来会有机会的。”
鲍勃-韦恩斯坦脸上没有变化,“我也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合作。”他突然加了一句,“合作才能产生利益。”
马修郑重点头,很认真的说道,“这话我赞同!”
“有机会我们再聊。”鲍勃-韦恩斯坦主动告辞。
马修没再说什么,又跟他握了握手。
虽然阿曼达的人已经结交了鲍勃-韦恩斯坦,但无论他,还是阿曼达,都隐藏在深处,没有露过任何痕迹,那位接触鲍勃-韦恩斯坦的人,单纯的就像是在与鲍勃-韦恩斯坦交朋友。
从最初策划开始,马修、阿曼达和海伦-赫尔曼就非常清楚,想要瓦解好莱坞如此一股根深蒂固的势力,绝对不是一件容易事,耐心是最基本的素质。
如果急乎乎的去做,肯定会引起韦恩斯坦兄弟的警觉,最终一事无成。
马修很有耐心,没耐心也不行,总不能飞去纽约,直接干掉哈维-韦恩斯坦吧?
那不叫报复,是脑袋进水。
因为遇到鲍勃-韦恩斯坦,马修坐在放映厅中,精力根本不在大银幕的影片上面,反而回想起了最近与哈维-韦恩斯坦相关的信息。
哈维-韦恩斯坦一如既往的以奥斯卡为中心进行经营运作,以搜集到的资料看,《九》这部影片的惨败,让哈维-韦恩斯坦只能集中运作《无耻混蛋》。
这部缺少了布拉德-皮特的影片,还是具有一定竞争力的。
明年哈维-韦恩斯坦在颁奖季运作的重点应该是《国王的演讲》,还有筹备中的《铁娘子》和《我与梦露的一周》。
这些都是哈维-韦恩斯坦为奥斯卡量身订做的片子。
另外,马修还得到消息,哈维-韦恩斯坦正在国际上寻找适合北美颁奖季的片源,增加手中的筹码。
别的不太清楚,有一条确定无疑,哈维-韦恩斯坦明年会参加戛纳电影节的看片交易会。
过往韦恩斯坦兄弟运作的影片,不全都是来自他们的制作,还经常买断一些小制作独立片的发行权。
比如太平洋对岸的几部影片,都是韦恩斯坦兄弟买断的发行权。
而且马修收集的资料里,还显示了哈维-韦恩斯坦在国际上做事也很霸道,根本不讲规矩。
最典型的就是买断太平洋对岸电影的北美或者海外发行权。
哈维-韦恩斯坦经常和太平洋对岸的电影人打交道,惯用伎俩就是买他们电影的北美发行版权,他一开始出价1000万美元,其他发行商一看价格如此高也就不再与哈维-韦恩斯坦竞争。
但这笔买断金从来都不会一次性付清,哈维-韦恩斯坦最初只给10万或者20万美元作为定金,等到最后拍完在太平洋对岸上映了,他说这电影我不要了,退货。
因为那边盗版横行的关系,这时制作方再想卖给别人就晚了。
然后,哈维-韦恩斯坦找到制片厂,给出100万美元,由于那边的影片打入国际市场非常难,大部分制片商既没有时间和精力打这种根本纠缠不清的国际官司,也找到更好的发行商,最后本着能赚多少算多少的心思,将影片的版权卖给他。
世纪之初,哈维-韦恩斯坦将自己伪装的非常好,太平洋对岸的很多电影人一度将哈维-韦恩斯坦当成那边的电影打入国际市场的救世主。
这两年,吃亏上当的次数多了,那边的电影人也渐渐看清了哈维-韦恩斯坦的真面目。
其实这些在哈维-韦恩斯坦做过的事中,连一般恶劣都算不上。
2006年,美国作家彼得-毕斯肯德写了一本名为《低俗电影:米拉麦克斯、圣丹斯和独立电影的兴起》的书,上面记录了很多关于韦恩斯坦影业和以前的米拉麦克斯运作独立电影的事情。
不过,这本书没有丝毫涉及到哈维-韦恩斯坦无法坦露在公众前的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