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万两够么?管它够不够,不够就想法赚呐,总不能看着这么好的兵种给跑了。
伊去横下一条心,挥手道:“要了!不就区区五百把火铳么,哥们儿就不信配不起这么多火铳。”
陈大成大喜:“那可真是多谢王爷了,帮咱们解决了一千多个人的就业问题。”
伊云哼哼哼地冷笑了几声,打肿脸充胖子确实有一种暗爽在心里。
陈大成压低声音道:“王爷,其实……咱们义乌……咳咳……不只这点‘铳兵’,还有千儿八百名,你要不要都带走?”
“神马?”伊云大惊,你妹啊,五百个已经要我的命了,你还有千儿八百个?真是吓死我,这个坚决不能再要了,小小嘉善也真的用不上这么多兵了,除非找到上海绿洲的软木塞,把整个上海给发掘出来,到时候自己占了大量地盘,坐拥上海港,才需要更多的军队。
伊云的眼角痛苦地抽了抽,低声道:“这个……很想要,但实在是没钱了,你帮我把他们看好,等我有钱了,再来把这千儿八百个铳兵也一起带走。”
陈大成满脸失望,不过刚才那五百名铳兵能被伊云收下,已经让他喜出望外了,多的实在收不了,也没办法。只盼伊云说话算话,将来能再来募兵。
最终伊云从义乌募了一千四百名士兵,其中五百名是铳兵,三百护卫,三百兵卒,三百弓兵,倒也算是一只像模像样的军队。
这一千四百名士兵一年的军饷应该是四万二千两,由于伊云已经给了五万两给陈大成做定金,所以就不需要再额外支付了,陈大成拿出钱来,分发给了这些士兵,让他们一年之内好好当兵,要听嘉善王爷的指挥对付倭寇。分完之后,他打算把剩余的钱退给伊云,伊云却不收,让他用这笔钱给这一千四百人买了许多食物,每个人的行囊里都装满,让他们在去嘉善绿洲的半路上有东西可吃。
一切分配停当之后,伊云带着这只新军打算回去了,义乌人头涌动,都来城门口给自家的子弟兵送行,许多人流着泪拥抱,一幅凄惨景象,这年头……不是过不下去了,谁愿意离乡背井去当也兵?
伊云哭笑不得地道:“你们也别伤心,跟着俺,保管过好日子,以后带着赏金回家乡来,就能把义乌建设得更美了。”
他眼光一扫,又发现这群义乌兵人人手上都拿着自备的武器,还是那几大件,有锄头、粪扒、铁铲一类的玩意。伊云再次哭笑不得,赶紧吩咐道:“大伙儿把这些东西放回家里去吧,到了嘉善绿洲,我会给你们安排新的武器,咱不要这些东西了。”
于是义乌兵们又跑回家去放好农具,城门口乱七八糟,一团麻。
伊云正在郁闷的时候,一个小女孩突然跑到他的身边,扯了扯他的裤管。伊云低下头来,原来是当初刚来义乌时那个给他领路的小女孩。
小女孩对着伊云道:“大哥哥,你是好人……你可不要亏待了我们义乌的人啊。”
伊云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放心,大哥哥带这些人走,是绝对不会亏待他们的。”
告别完毕,伊云的大沙车缓缓地驶出了义乌绿洲,向着嘉善归去,一千四百名义乌新兵,空着双手,背着粮袋跟着。由于他们还没有新的军服,全是穿着破烂的布衣,看起来根本不像一只军队,而是像一只正在迁移的移民队伍。
这一路回归,倒是没有再碰上什么劫匪,倭寇一类的意外,只是伊云带着这么大一票子“新兵”,让沿途的绿洲里的大萌国官员们感到十分好笑。他们看到伊云新征来的士兵衣甲不齐,身体干瘦的样子,都将这只军队引为笑柄。
江南地界开始流传起来一个笑话,嘉善王爷募了一只垃圾部队,将来有得他哭的。这些人并不知道,不久的将来,义乌兵将会成为一个不败的传说,席卷天下。
---------
回到嘉善之后,伊云立即忙碌了起来,新来的一千多名士兵,必须安排住处,嘉善绿洲以前只有一百驻军,所以兵营非常狭小,又挤满了从嘉兴借来的两百客兵。李诚雨将这两百客兵打发回了嘉兴,空出了兵营,但是还是不够住,必须进行扩建。伊云可怜的钱包又一次被压榨,拿出了几千两银子来建屋子。
好在义乌人个个勤劳能干,不需要花钱请泥水匠,他们自己就擅长用石头砌成房子,他们分出一半人到沿岸的金山上打石头,将石头打成小块之后运回嘉善,然后堆砌成一排排整齐的兵营,由于嘉善绿洲太小,军营的占地不可能太大,义乌兵们只能四个人,或者八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搞得很像后世的学生宿舍。
不过他们一句怨言也没有,拿了一年三十两的军饷,他们觉得做什么也是应该的。
李诚雨将这些新兵蛋子集合起来,从最简单的队列训练开始,日夜操练起来。义乌人虽然有血气之勇,却无战阵的经验,如果不加训练就投上战场,结果就是匹夫之勇,虽然足够骇人,却没有真正的军队那种配合和训练,就算能把敌人在气势上压倒,自身也会损失极大。所以要从基础训练开始,一点一点地将他们